MacBook Air M1 好不好?告訴你使用一個月後的感受!

2021-01-05

蘋果以 One more thing 推出的最新產品,M1 系列的 Mac 電腦中,筆者購買了最入門的 MacBook Air 版本,起初其實是因為筆者接受不了 iPad Pro + Smart Keyboard 的重量,放售後剛好可以完全補貼新 MacBook Air 入門機的售價,不過 MacBook Air 實際使用後,有沒有讓筆者後悔呢?使用一個月的用後感告訴你答案。

1:性能超強大 媲美 16 吋頂級 MacBook Pro

蘋果最強的筆記型電腦產品,就是 16 吋的 Intel Core i9 版本,效能上當然相當強大,不過產品重,巨大(對比 13 吋產品來說)加上售價高,對於筆者經常走動來說,絕對稱不上是「便攜」產品。

而 MacBook Air 正好比 12.9 吋 iPad Pro 配 Smart Keyboard 的重量更輕,因此還是放棄了 iPad Pro 轉為使用 Mac,重量比 MacBook Pro 輕,成為筆者最隨身啲野裝置。

2:RAM 只有 8GB 並不足夠?新設計下筆者錯了

新的 ARM 版 MacBook Air 採用了整合式(蘋果稱統一記憶體設計)RAM,因此比過去的 Mac 產品來說,更難擴充記憶體,(過去有非正式手段可以重新焊接新的 RAM 到 Intel 版 Mac 身上),因此筆者猶疑了一段時間,最後因為送貨時間(筆者最討厭訂購。。。因為香港地區的某速遞公司,某貓貓公司曾經遺失我的 Mac Pro…,還要指筆者投訴是痴X線),因此不會再選擇訂購送貨的產品。

最後選擇了 8GB 最入門的 MacBook Air,在想唯有省著 RAM 來使用吧,不過實際使用上,8 GB RAM 配合 MacOS Big Sur 系統,8GB RAM 在使用上,表現與 16GB 的 16 吋 MacBook Pro 相當接近,相信是新系統的資源管理更完善,同時 RAM 整合在處理器晶片內,而達到以上效果。

例如筆者打開了超過 20 個網頁,再同時進行影片剪接,都沒有出現太明顯的卡頓情況,可以看到新產品相當強大,8GB RAM 對於一般用戶來說已經完全足夠應付了。

3:效能表現 唯一成功的無風扇電腦

筆者使用剪接軟件 iMovie 進行簡單的剪接,M1 版 MacBook Air 只是比 M1 版本慢 10%,但不要忘記,MacBook Air 可以缺少了一個圖像處理核心及缺少了主動散熱的風扇啊,加上 MacBook Air 的售價對比 MacBook Pro,低20%以上,性價比更高。

過去的 Intel 處理器,慢、熱、耗電…

過去蘋果推出過數款 MacBook 產品,都嘗試過數次,但即使使用了 Intel 發熱量最低,專為高階平板電腦而設計的 Core M 系列處理器,熱量還是太高,單單是在 Youtube 觀看 4K 串流影片,就已經達 100 度高溫而降頻,效能本來已經不高,還出現降頻問題,導致 MacBook 系列體驗極差。

為了可以解決 12 吋 MacBook 效能不足的問題,同時要維持超低耗電量,因此蘋果在重新設計的 MacBook Air 上加入了風扇設計,不過不知道是否空間所限,主動式散熱風扇,並沒有任何導管連接在處理器上,雖然散熱器可以將整體機內的熱空氣帶走,不過速度就遠低於 MacBook Pro 直接用導管將風扇及處理器連接般高。

因此 MacBook Air 的低效率風扇配上 Intel 熱量的處理器下,MacBook Air 還是存在過熱降頻的問題,亦因此導致 MacBook Pro 比較受用戶歡迎。而 MacBook Air M1 版的出現,將風扇再次拿走,令筆者再次產生一個疑問,就是「會不會再次果過熱?」

直到筆者測試整個月時間中,MacBook Air M1 的表現不但沒有降頻問題,執行及處理工作的速度上,甚至比過去筆者使用的任何一台 MacBook 系列產品都要優秀,對比同樣為 M1 的 MacBook Pro,兩者是有風扇與無風扇的設計,對比下,缺少風扇的 MacBook Air 只是在長時間高負載運作時,才有 10% 的效能差別,要記住,已經是蘋果故意閹割了一個 GPU 的版本啊。

4:顯示屏終於追上 P3 色域

蘋果還將過去只是用在 MacBook Pro 上的 P3 顯示屏,放在今次的 MacBook Air 上,只是亮度會比 MacBook Pro 低 20%,這個相信是因為電量問題導致,因為 MacBook Air 的電量比 Pro 少,顯示屏要做少量妥協是正常的,對比其他廠商同價的電腦,MacBook Air 的亮度已經屬於中上水平(有不少廠商即使是 15 吋旗艦產品,都只是採用 300 尼特的顯示屏,比 Air 還要低 100 尼特),再戶外,的確會較 Pro 的顯示屏暗,但不是太明顯。

5:煩人的 Touch Bar 不在 Air 上

Touch Bar 其評價雖然兩極化,不過筆者就是反 Touch Bar 的一派,因為 Touch Bar 沒有存在的必要,但功能鍵卻是需要的,而鍵盤及觸控板的設計,主要原因,就是在你雙眼不需要特地離開顯示屏範圍,而達到高速使用。

Touch Bar 雖然可以讓鍵盤處理更多的工作,不過它帶來的不便,卻比它帶來的好處多,例如需要注視才能正確按下你想要的功能,或多或少會在文字選擇時,誤觸 Touch Bar 導致其他麻煩,始終是觸控設計,即使你沒有施加壓力按下去,它還是會判斷你正在透過 Touch Bar 輸入,以上問題沒有在 Air 上出現,因為是全實體鍵盤。

筆者建議,蘋果其實可以將 Touch Bar 作為選項,供用戶選購,就像 RAM 及儲存空間的選項一樣。

6:FaceTime Camera 影像更清晰 聲音更好

由於 MacBook Air M1 採用靜音設計,即無風扇,已經在物理上減少了一些雜音,同時因為處理器晶片中,有提升影像的功能,就像 A14 的原理,由 AI 運算,提升表現,因此雖然解像度並沒有提升,仍然是與上一代相同的 FaceTime HD 鏡頭,但表現的確提升了。

7:電池續航力超強?全因效益處理器

待機時間相當長久

蘋果的 M1 處理器,分為兩個類別,一組是高效能 4 核心處理器,一組是高效益 4 核心處理器,即是更省電,正正因為高效率處理器,一般的網頁瀏覽,影片播放,都不需要啟動個效能的處理器,效益核心已經足夠應付日常工作,因此減少了由單一用途的處理器引致的耗電問題,但蘋果亦同時將高效能處理器的耗電量降低,進一步減少耗電機會。

總結:接近完美的 MacBook 

除了暫時無法使用 eGPU 及安裝 Windows 之外,基本上以這售價定位的 MacBook Air,筆者在硬件基本上沒有地方要投訴,效能高,耗電低,屏幕品質高,即使x86 需要使用轉換軟件導致效能損失,表現仍然遠超過去的 MacBook 系列產品,配合售價比 iPad Pro 連同鍵盤的售價還要低,因此可以說接近完美。

MacBook Air  256 GB

  • M1 8 核 CPU
  • 7 核 GPU
  • 256GB SSD
  • 8GB RAM
  • 售價:HK$7,799 | NT$30,900
  • 官方詳細資料:香港 | 台灣

MacBook Air  512 GB

  • M1 8 核 CPU
  • 8 核 GPU
  • 512GB SSD
  • 8GB RAM
  • 售價:HK$9,799 | NT$38,900
  • 官方詳細資料:香港 | 台灣

MacBook Air M1 好不好?告訴你使用一個月後的感受!